一年四季我们都离不开冰箱,尤其是炎热的夏季。夏季是各种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高发季,而其中有一些食物中毒就是来自于冰箱,也就是所谓的“冰箱病”。
夏天为何会引起冰箱病?
诱发冰箱病的真菌,都具有耐寒不耐热的特性,在低温(0~4℃)环境中生长繁殖最快,而且毒性强。冰箱如果平时不经常清洗,在冷冻机的排气口和蒸发器中就很容易繁殖真菌。这些真菌随尘埃散布至空气中。孩子和过敏性体质者吸入这种带菌空气后,极有可能出现咳嗽、胸痛、发热、胸闷和气喘等症状。
据专家介绍,冰箱内食物会引起中毒,原因主要有二:人们在往冰箱中存放食物时常出现生熟食品的混放现象,以致食品污染或变质,造成食品再污染;冰箱冷藏室的温度一般在0—5℃左右,这温度对大多数的细菌的繁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,可是一些嗜冷菌,如大肠杆菌、伤寒杆菌,金黄色葡萄球菌等都依然很活跃,它们的大量繁殖自然会造成食品的变质。所以,食用这样的食物后,出现恶心、呕吐、腹痛、腹泻、头晕等全身症状。
冰箱病都有哪些症状?
一、冰箱胃炎:
人若多吃冰箱内的冷食物,胃肠在受到强烈的低温刺激后,血管会骤然收缩变细,血流量减少,胃肠道消化液停止分泌,出现上腹阵发性绞痛和呕吐等症状,而孩子则容易出现咽喉平滑肌痉挛,发生喉梗阻、呼吸障碍的症状。
二、冰箱肠炎:
有些嗜冷菌、霉菌在低温下仍会大量繁殖,随着未被加热的食品进入结肠后,会引起炎症,导致腹痛、腹泻和呕吐。
三、冰箱头痛:
刚从冰箱冷冻室取出的食品,若快速进食,可刺激口腔黏膜,反射性地引起头部血管痉挛,产生头晕、头痛、恶心等一系列症状。
四、冰箱肺炎:
水果、蔬菜、鱼类等食物极易被耶尔森氏菌污染,而黄曲霉菌、黑曲霉菌等有害真菌,也极易污染冰箱环境,导致食物受到污染。
夏日怎样预防冰箱病?
一、定期对冰箱进行清洗、消毒。夏季每星期一次,可用0.5%的漂白粉擦洗。要特别注意擦洗箱缝、拐角、隔架,然后再用干净湿布抹干净。
二、冰箱内的食品分门别类放置:鱼肉类生制品应保存在冷冻室内。需要保存在低温下但又不需冻结的食品如熟鱼、肉类,应放置在冷藏室上层处,蔬菜和水果直放置在箱内下层,其他熟制品等应放于冰箱的中层,各种罐装食品可分别放在箱门的各个搁架上。
三、冰箱内的生食与熟食不能混放,最好用塑料袋加以封装,特别是熟食要放在加盖的容器内,这样可以避免交叉感染。放入冰箱内的水果蔬菜及生的食物应用清水冲洗干净,沥干水分后再放入冰箱内。
四、使用智能冰箱宝,冰箱智能杀菌除臭保鲜机器人,一款专为冰箱健康环境设计的高科技产品。双模式智能杀菌,有效杀灭冰箱内高致病率嗜冷菌,灭杀率高达96.26%;高效除臭,开启设备48小时后冰箱异味明显改善;双倍延长食物保鲜期,还能加速50倍降解水果蔬菜表面的农药残留;手机APP可实时监测冰箱环境健康状况,为您的冰箱量身定制最佳的智能杀菌除臭保鲜方案。无需任何耗材,一次充电可以使用60-90天,使用寿命长达5年以上,一劳永逸。